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自治区一类开发区,是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轻纺产业园 3 个区块,以信息技术、新兴产业、装备制造、轻工纺织为主导,2021年先后获批为国家清洁能源国际创新园、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引进建设各类创新研发平台 20 余家,其中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 10 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1 个。
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1 个、国家级众创空间 1 个、创业园 3 个(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初步构建起从众创到孵化、小试、中试、产业化的全链条孵育体系。2021 年创新效益不断凸显,集中创新资源打造“一室三院四中心”,申请知识产权 220 项,授权专利 238 项。
2021 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248.45 亿元,同比增长 3.8%;实施重点项目 30 项、投产项目 14 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19.38 亿元,同比下降 1.9%;实现税收 18.63 亿元,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 家,占园区总产值比重 64.7%。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至范围示意图
一、高新技术产业园
2011 年 5 月规划建设,同年 10 月获批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17 年 2 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项目占地面积 639 亩,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40.98 亿元。园区主导产业为信息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 22 户、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 14 家。
已建成 6 栋数据中心 17880 个机架放置 21.9 万台服务器。科教孵化园建成区 8 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 3 万平方米,投用办公研发场所 12 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化数据机房 8.2 万平方米,在建 11.8万平方米,共建成三座变电站,其中一座 220KV 变电站,2 座 110KV 变电站,打通我市与北京数据传输通道,解决直通骨干互联网出口带宽 800G。建成了伊泰煤基新材料研究院,星兴 KB 金相新材料润滑油、元隆永泰制芳烃等优质项目;节能环保产业方面,集聚了鄂尔多斯环投、晶泰环保、安信泰环保等一批技术先进的优质项目;生物医药产业方面,落地国际技术领先的尚德艾康抗癌药物研发及中试基地和佰善健康、一康益生菌等项目。
现已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1 个,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创业园各 1 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1 个,其他科研机构 20 个,初步构建起“一大技术转移与协同创新平台、三大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技术转移转化框架。
园区将打造全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发展与计算大数据、高新技术研发及转化等产业。
2007 年由市政府批准成立,2019 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升级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 324.71 亿元。产业园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
现已建成 15 万台乘用车,15 万台发动机、15 万台变速器,1 万台特种车辆,200 台(套)风机、6 万吨压力容器、6 万支 LNG 气瓶的生产能力。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 5.5 代液晶显示屏生产线—京东方第 5.5 代液晶显示屏生产线顺利投产,月投 6.8 万张玻璃基板。
初步形成了五大主导产业板块,分别是:以源盛光电(京东方)液晶显示器件制造项目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制造产业,以奇瑞汽车、中兴特汽项目为代表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以新兴重工天然气储运设备、中车集团风机及叶片制造项目为代表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以久科环保、南京白云检测中心项目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和以锂佳电池新材料、隆通碳纤维项目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
园区将打造全市高端装备制造及服务集聚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能源化工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
三、轻纺产业园
2013 年将原东胜经济开发区与鄂尔多斯科技教育创业园、鄂尔多斯现代羊绒产业园整合后成立的园区。园区规划面积 15.49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7.98 平方公里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 106 亿元。园区以轻工纺织为主导产业。
已建成的主要产能有:实现羊绒制品年产能 1000 万件、品牌价值达到 1420.68 亿元,“鄂尔多斯”稳居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第一品牌;年生产白酒 6 万吨、储存能力达 30 万吨;电力输送年产能达 4.7 亿度;生产碳化硅 6.6 万吨;生产药品 12 亿片;加工食品 3 万吨。
已形成四大产业板块,分别是:羊绒制品、酒业、制药、食品为代表的产业。羊绒产业建立了从原料采购到初加工、深加工、成衣生产、品牌推广、渠道建设,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
园区重点打造服装、纺织,兼顾打造酒业、食品和生物制药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