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发布了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展的“鄂尔多斯市风光互补特征分析”项目的最新成果,为鄂尔多斯地区绿色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未来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风光互补 构建区域能源新模式
随着风电和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高效利用风光资源已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课题。此次项目通过对鄂尔多斯市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该地区风光资源的互补特性,并提出了分布式“风光荷储”一体化能源系统的建设方案。研究显示,鄂尔多斯地区风能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北多南少”的特征,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等地风能资源尤为丰富。而太阳能资源则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趋势,杭锦旗的西北部区域被确定为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通过合理开发这些分散式风光资源,鄂尔多斯地区将有望大幅提升能源产出效率。
风光互补特性推动制氢与储能规划
项目成果还为风光互补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储能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研究估算,鄂尔多斯市风电和光伏的最大可开发资源潜力的理论值分别为3978万千瓦和19088万千瓦。结合风光容量系数的变化,风电与光伏的可开发资源比例为3.53:1。在97%的保证率下,容量系数从0.031提升至0.0583,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此次研究为鄂尔多斯市未来的能源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制氢、储能及分布式能源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风光互补特性的进一步应用,鄂尔多斯市将逐步实现从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