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共同推动更加深厚、更加宽广的校企合作!清华大学曾嵘副校长一行到碳中和研究院调研
2022-02-20

2月20日上午,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一行到碳中和研究院调研,共同深化校企合作,共建一流新能源科技创新研发机构,共促鄂尔多斯绿色转型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杨福源;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晓峰,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张众志,市科技局局长边东,市国投集团董事长高利平,康巴什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雪峰,市国投集团副总经理、碳中和研究院董事长王炳浩,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王明培,以及清华大学、鄂尔多斯市政府、市科技局、市国投集团、康巴什区政府、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相关同志参加调研活动。 

王炳浩董事长代表碳中和研究院对曾嵘副校长一行表示欢迎,对清华大学给予碳中和研究院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清华大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希望清华大学与碳中和研究院持续巩固合作基础,不断提升合作层次,突出优势互补,深化务实交流,走出一条更加深厚、更加宽广的校企合作新路。

在清华大学-鄂尔多斯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王明培副院长介绍了我市产业布局、能源结构、“双碳”政策及碳中和研究院的发展定位、重点工作,汇报了校企合作进展并提出下一步合作诉求。清华大学-鄂尔多斯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作为碳中和研究院的下设机构,在首席科学家欧阳明高院士的带领下,聚焦鄂尔多斯新能源发展战略及路径、新能源技术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及产业链本地化,重点开展鄂尔多斯市新能源革命技术路径和制氢储氢一体化研究,合力建设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为碳中和研究院打造一流双碳研究机构提供强力支持,为我市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开发利用注入强劲动能。

调研期间,杜汇良市长与曾嵘副校长、贺克斌院士、杨福源教授等专家深入交换意见。兼任鄂尔多斯氢能产业链链长的杜汇良市长强调,我市新能源资源富集,正大力发展“风光氢储车”产业,强龙头、延链条、育集群;清华大学在新能源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科研能力雄厚,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希望聚焦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携手促进成果落地转移,共同推动鄂尔多斯建设现代能源产业基地。

清华大学的领导学者们对鄂尔多斯保持战略定力,统筹战略目标,在能源保供和减排降碳方面为国家和地区发展所作的贡献表示高度赞赏;对率先成立碳中和研究机构,抢先开辟科技引领发展新路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表示要加强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吸纳高校院所、头部企业、产投基金、高端人才等多方资源,合力构建以氢为支点的新能源产业 “万花筒”。

调研结束后,在市委书记李理、市长杜汇良、市委组织部部长折喜文与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的共同见证下,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共同签署《新能源革命技术路径研究合同书》, 标志着校地合作与校企合作迈入新的阶段。

20日下午,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开展“绿电绿氢撬动新能源未来”主题座谈。双方通过线上线下同步交流的方式,深入探讨清华大学-鄂尔多斯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发展规划与重点工作。

清华大学杨福源教授指出,一是明确发展路径,准确把握“两个支柱、两个循环、一个转换”,即:以绿电、绿氢为支柱,统筹碳、氢两个循环,通过绿电与绿氢相互转换推动绿色能源向终端化、高端化迈进;二是发挥智囊作用,加快编制《鄂尔多斯绿色交通发展规划》;三是强化技术支撑,用战略高度、学术深度、应用广度三维标准来筛选课题技术,依托本地资源,建设100兆瓦绿电绿氢综合示范项目;四是增进学术交流,建设换电重卡氢能重卡展厅中心,召开联盟会议或学术峰会;五是加强智慧管理,以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智慧分析平台为基础,搭建全产业全流程的氢信息监控平台;六是健全产业链条,以氢原料、氢储能、氢动力为支撑,整合链主企业,实现制氢储氢运氢用氢产业一体化发展。

王炳浩董事长强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碳”工作,清华大学-鄂尔多斯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要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我市需求,开展课题研究,先立后破,稳中求进,对标南京和宜宾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优化运作模式,引育科研人才,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助力我市实现“双碳”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