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计量基准与计量技术,支持建立省市县三级碳排放计量服务支撑体系,研究支撑能源、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实现碳达峰的能耗、能效、低碳等技术标准,构建碳足迹数据库,研究碳中和认证认可评价技术。
2022-05-16
研究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计量基准与计量技术,支持建立省市县三级碳排放计量服务支撑体系,研究支撑能源、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实现碳达峰的能耗、能效、低碳等技术标准,构建碳足迹数据库,研究碳中和认证认可评价技术。
《规划》提出,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政策体系逐步健全。粉煤灰、煤矸石、农作物秸秆等重点品种循环利用技术取得突破,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更...
2022-05-10
《规划》提出,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政策体系逐步健全。粉煤灰、煤矸石、农作物秸秆等重点品种循环利用技术取得突破,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更加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能力进一步提升,覆盖全区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循环经济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和产业集群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要建设循环型工业体系,全面推行企业绿色生产、大力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提升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城市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规划》分析了目前我市产业园区格局及发展情况,制定了鄂尔多斯市“十四五”时期工业园区发展主要指标。阐述了布局方向,全市工业园区将加快形成“一区两带、多极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
2022-05-10
《规划》分析了目前我市产业园区格局及发展情况,制定了鄂尔多斯市“十四五”时期工业园区发展主要指标。阐述了布局方向,全市工业园区将加快形成“一区两带、多极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
《规划》提出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一是强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研发。二是支持发展低碳化转型技术。三是加强碳中和基础前沿技术创新探索。四是加强生态系统增汇技术研究。五是碳中和科技成果示范应用。
2022-05-06
《规划》提出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一是强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研发。二是支持发展低碳化转型技术。三是加强碳中和基础前沿技术创新探索。四是加强生态系统增汇技术研究。五是碳中和科技成果示范应用。
《规划》提出,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依据生态环境承载力,有序高效开发能源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严格...
2022-05-06
《规划》提出,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依据生态环境承载力,有序高效开发能源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严格控制“两高”行业规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绿色化改造力度,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应用。
《规划》指出鄂尔多斯面临:新兴产业占比偏低,绿色发展迫在眉睫,科技资源相对匮乏,信息化发展不充分。制定了“十四五”工业发展主要指标。要着重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提升数字化水平,加快绿色化发展。提出工业发展六大主要任务。
2022-05-06
《规划》指出鄂尔多斯面临:新兴产业占比偏低,绿色发展迫在眉睫,科技资源相对匮乏,信息化发展不充分。制定了“十四五”工业发展主要指标。要着重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提升数字化水平,加快绿色化发展。提出工业发展六大主要任务。
《规划》提出2025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努力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同时明确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10大主要任务。
1.推动绿色发展,增强环境质量改善源动...
2022-05-05
《规划》提出2025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努力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同时明确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10大主要任务。
1.推动绿色发展,增强环境质量改善源动力
2.控排温室气体,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3.推进协同治理,持续改善大气环境
4.深化“四水统筹”,提升水生态环境
5.补齐治理短板,提升固废处置利用能力
6.推进系统防治,提升土壤和农村环境
7.开展生态系统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8.强化风险防控,严守生态环境底线
9.深化改革创新,建立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
10.开展全民行动,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1.发展目标
至2024年,制氢规模明显提升,可再生氢产量达20万吨/每年。应用领域持续扩大。累计建设加氢站60座,燃料电池车辆推广超过3000辆,打造5个以上10万吨级绿色化工项目。创新能力实现突破,建成3个市级及以上氢能产业创新合作平台,打造装备产业集群。...
2022-04-19
1.发展目标
至2024年,制氢规模明显提升,可再生氢产量达20万吨/每年。应用领域持续扩大。累计建设加氢站60座,燃料电池车辆推广超过3000辆,打造5个以上10万吨级绿色化工项目。创新能力实现突破,建成3个市级及以上氢能产业创新合作平台,打造装备产业集群。
到2024年,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8个以上。推动鄂尔多斯“北疆绿氢城”稳步前进。
2.主要任务
打造多元化氢源保障,对全市副产氢统筹利用,推动可再生氢产能爬坡。统筹规划储运体系,发展高压气氢、掺氢纯氢管网、低温液氢储运技术。优化加氢网络布局,合理布局园区、城区加氢站。实施多元化应用工程,打造绿色精细化工基地与绿色交通体系。打造全产业链装备体系,大力发展关键配套装备、整车生产、制氢装备,打造伊金霍洛旗、东胜氢能装备双基地。打造氢能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氢能产业高水平创新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设。
3.保障措施
从机构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项目保障、服务平台和产业联盟保障六个方面提出了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氢能产业发展协调推进工作组,明确职责,压实责任;成立氢能产业发展基金用于产业链投资、创新奖励等相关方面;建设覆盖氢能全产业链智慧大数据服务平台和产业联盟共同构建氢能产业服务体系;完善行业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机制,引进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领域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和团队。
《规划》对照“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提出8大业务领域重点任务。一是支撑低碳发展,加快开展碳监测评估,部署试点工作,提升技术能力。二是聚焦协同控制,深化大气环境监测。三是推动三水统筹,增强地表水环境监测。四是着眼风险防范,完善土壤...
2022-04-18
《规划》对照“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提出8大业务领域重点任务。一是支撑低碳发展,加快开展碳监测评估,部署试点工作,提升技术能力。二是聚焦协同控制,深化大气环境监测。三是推动三水统筹,增强地表水环境监测。四是着眼风险防范,完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五是强化陆海统筹,健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六是注重人居健康,推进声、辐射和新污染物监测。七是贯彻系统观念,拓展生态质量监测,开展生态质量指数(EQI)监测评价。八是坚持测管联动,强化污染源和应急监测,平战结合提升能力。